维吾尔族花毡制作技艺

维吾尔族花毡技艺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和东部,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南北向的帕米尔高原连接起东西向的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就如放在地球上的一只巨大簸箕.从这只簸箕的北、南、西三缘向内,就是塔里木盆地.从山前地带越过广阔的戈壁,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无数条河流从山脉里流出来,流向低处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戈壁和沙漠交接的地方,由河水浇灌出若干个绿洲,这些绿洲就是维吾尔族的主体自古以来生活的地方。 


维吾尔族的祖先曾是游牧民族,有着久远的制作和使用毛毡的历史。定居新疆南部和东部以后,虽成为农耕民族,但仍大量饲养牛羊,并大量制作和使用畜产品.毛毡就是使用最多的物品.毛毡主要用于铺炕,个别时候也用于挂在墙上作墙围或装饰。

blob.png

按维吾尔族的习俗,一切被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和物品,都要进行精心的装饰.维吾尔族的大炕铺上炕毡以后,上面不再铺盖床单,炕毡直露炕上,这是眼睛时时看得到的地方,因此就得要进行装饰。这就产生了装饰美化毛毡的技艺。

历史渊源 

花毡技艺在新疆各地都存在,我们选择吐鲁番地区为申报代表地区。

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曾是游牧民族,其生活习俗与其他游牧民族大同小异。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远嫁于乌孙(今哈萨克族的族源之一)汗王为妻的细君公主,在伊犁草原生活了三年后留下了一首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窿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描绘出了游牧民族的居住方式一一住毡房(蒙古包就是毡房)的情景.制毡是游牧民族的一大发明。毛毡主要用于搭建毡房、铺炕、制靴、制帽和一些生产用品,比如戴在种公羊下腹部的“避情兜肚”等。那时候西北的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中制作花毡已很盛行,唐代诗人李端所作《胡腾儿》一诗中,就有“扬眉动目踏花毡”的句子。

blob.png

公元840年以后,回鹘人西迁进入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改游牧为农耕。但定居后的维吾尔人仍然大量饲养牛羊,大量制作和使用畜产品,其中日常使用最多的就是毛毡。

维吾尔人传统上睡实心大土炕,毛毡因其柔软、隔潮、保暖,成为最好的铺炕材料,个别情况下也被作为装饰品挂在墙上.按维吾尔人的风俗,对于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和物品都要进行精心的装饰。使用最多的毛毡当然在必须装饰之列,这就产生了制作花毡的技艺.维吾尔族花毡起源何时已无可考证,但不会比维吾尔人开始热工艺爱装饰晚多少,而维吾尔人热爱工艺装饰是与生俱来的.维吾尔族的祖先曾是匈奴人的煅铁部落,后又因善造高轮大车而被称为“高车”,自古以来是一个心灵手巧、多出能工巧匠的民族.能工巧匠多,自然工艺水平就高,为产品进行工艺装饰也就不在话下。

基本内容

维吾尔族花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普及,这就促成维吾尔族制花毡的艺匠们挖空心思创作出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法,以促销自己的产品。

制作技术上,维吾尔族花毡主要有这样一些形式:l、在擀毡前将彩色毛絮拼成图案,上铺羊毛擀制的压花毡(或称嵌花毡)。2、在素毡上用木图章拓印出图案的印花毡。3、用毛笔绘出图案的称为绘花毡。4、源自游牧民族的用彩布贴绣到素毡上的贴绣花毡.制花毡的匠人也擀毡,但他们与只会擀素毡的普通工匠的不同之处是,他们在擀毡的同时还为毛毡进行装饰。花毡的尺寸没有定规.可大可小,完全按生活需要而制作。

blob.png

常见的花毡纹样有八大类:第一类是诸如马莲、柳枝,菊花、石榴花、夹竹桃、忍冬、鸡冠花等植物变形图案.第二类是羊角、燕尾,马蹄、骆驼掌、狗爪等动物器官变形图形。第三类是花绳、车轮、水壶、梳子、木耙等工具与日用品变形图案。第四类是窗格、台阶、女墙、壁龛、圣龛、穹顶等建筑构件变形图案.第五类是、等宗教符号;因维吾尔族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佛教、袄教和景教,所以在民间有这些宗教的遗风。第六类是涡旋、月亮、星星、光芒、水波等自然物象变形图案。第七类是博古田等受汉文化影响的图案.第八类是各种几何图形。制作精美的花毡可以挂在墙上作为艺术品欣赏。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制花毡技艺是一门成熟的自成一体的技艺。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花毡的需求越来越少,这门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相关制品及作品

与花毡相关的器具制品有:素毡,芨芨草苫于,掸毛弓和木棰,印花木图章,贴绣用针线及各色花布。

blob.png

在新疆手工艺当中制花毡可以说是最普遍的,其制毡工艺历史悠久。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罗布泊楼兰遗址中出土文物中有约公元1世纪至3世纪时的毡帽,而在以后新疆出土的毡片、毡靴等更是不计其数。


新疆花毡的制作种类有补花毡、印花毡、绣花毡、擀花毡四种。补花毡维吾尔族称“西尔达克”,是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至今使用最多的品种。它是用色布或色毡套剪,正反对补,虚实相映。纹样多用羊角、树枝、卷云、水纹等样式,图案基调粗犷豪放,色彩对比强烈。

印花毡维吾尔语称“巴斯玛古丽克依克孜”。印制方法与土印花基布本相同。制作时先将素毡铺平,打上线,根据需要,在不同的面积上铺一层不同的底色,勾出边线,多用黑色,也称“黑色皮”,然后用不同的色料印出不同的纹样图案,纹样细腻、艳丽,花色品种多。但此类花毡的图案耐久性差,使用时毡子本身还好,花样则早已面目全非,所以此类花毡不算怎样流行。

绣花毡维吾尔语称为“凯西坦克依克孜”,它是用彩色的丝线锁盘针法将各种纹样图案对称地绣在花毡上,制作精良,且费工费时。这种花毡主要铺在客厅主位上,是旧时贵族用品之一,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和田、墨玉、策勒、于田等地区最为流行。

擀花毡维吾尔语称“坦力玛特”。这种擀制的花毡制作过程费工,但牢固耐用,纹样清晰,美观大方。此类花毡一直在新疆广为流传。

程序:

(一)弹毛。选定上好的羊毛,最好是当年的羔毛。仔细检去杂脏的毛,将羊毛摊在干净的席帘上手工弹制三遍,使毛松软,绒全部散开。

 (二)将事先染织好的较薄的彩毡,剪出所需要的形状,在草帘上摆拼各类图案纹样。根据纹样要求还要在图案中间填充弹好的彩色羊毛,在四边补不同的彩色羊毛做流梳纹。这是擀毡中最复杂的一项手工活,工匠不用图纸完全凭经验摆拼,有的工匠头脑中有百余种图案,根据人们的要求拼摆并不断有新花样。彩图摆好后,上面开始铺弹好的羊毛,铺羊毛要匀、要虚——这层毛实际是花毡的底色——铺好毛后洒一遍热水。

(三)将洒好水、铺好毛和图案的草帘卷起,绑好绳子捆紧,开始擀制。四至六人踏着节奏将卷好的毡帘用脚来回滚踏。约1小时解开草帘,取出初步成形的花毡。

(四)将拿出的花毡在铺平的草帘上拽直拉平再洒一次热水,使羊毛的角质完全溶解,然后经过滚动使其完全交织为一体。为了使花毡更平实,人们还将花毡胎坯卷成筒状,几个人在草帘上用双肘再三滚擀,边擀边不断的扯开、平拉,反复多次直到匠人认可方罢。

(五)晾晒。把擀好的花毡扯平、拉正,晾晒在木杆上,但要防止曝晒。晾干之后一件漂亮的花毡就做成了。

维吾尔花毡制作的图案纹样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植物花卉提炼概括而成的图案,一般没有动物、人物出现。有阿不都瓦纹、阿娜古丽纹、牡丹纹、桑椹纹、塔吉纹、芝麻纹、团花纹、菊花纹、红花纹、爪牙纹、窗格纹、梳子纹、巴达姆纹、蔷薇纹、回形纹、双回形纹等几十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