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顶碗/盘子舞

顶碗舞

顶碗而舞,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极为喜爱并极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别是在新疆、内蒙等地区,历经悠久岁月的磨砺而愈加受人欢迎。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blob.png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顶碗舞”是一个集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女子集体舞。它表现了在节日里年轻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头顶茶碗,载歌载舞,喜迎宾客,欢庆节日的庆典场景,抒发了维吾尔族人民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的真挚情感。舞蹈开始,每人头顶六只茶碗的姑娘迈着舒缓而端庄的舞步,用手上的顶针和小碟敲击着节奏。表现的是节日里年轻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头顶茶碗,载歌载舞,喜迎宾客,欢庆节日的庆典场景,抒发了维吾尔族人民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的真挚情感。“顶碗舞”是在维吾尔族民间传统舞蹈“盘子舞”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

盘子舞

盘子舞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维吾尔族顶碗盘子舞的舞蹈动作与克孜尔千佛洞38号石窟前洞两旁壁画“天宫伎乐图”上的美女戴上珍珠项链和彩带舞蹈,有的高举花碟、有的拍手鼓掌的形态与现在的盘子舞十分相似,以此能推断盘子舞的发展历程。根据相关史记得知库车盘子舞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代,此舞蹈在动作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在民间广为流传。

blob.png

有专家这样评价《盘子舞》:一登场,便用激情似火的肢体、英气逼人的眼神、舞动盘子的各式民间技艺,以及那一连12个低空跪转起落的高难技巧,把维族青年的形象塑造得阳光灿烂。

盘子舞的历史和发展


公元三世纪,匈奴人就有了类似《瓶舞》的舞蹈形式。《瓶舞》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以器皿为道具,并且带有一些技巧性的舞姿,因此可以说《瓶舞》与《顶碗舞》在舞蹈形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西汉初年西域就已被匈奴控制,匈奴乐舞开始传至西域,公元前138 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乐舞带回中原,丰富了百戏的内容。根据《晋书》卷二十三说:“矜手以按杯,反复之,此则汉世惟有盘舞,而晋加之以杯柈反复之也。”可以推断汉代已有《盘舞》,《盘舞》是北方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以器皿为道具并带有技艺性的舞蹈形式。西晋时期,女乐杂舞中流行一种《杯盘舞》,有人推断《杯盘舞》是汉代《盘舞》的发展,而《杯盘舞》和《盘舞》都与今天所看到的《顶碗舞》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唐朝燕乐中的软舞,其名称大都是因西域地名而来,其舞蹈也多是从西域流传而来,如《凉州》乐舞。张祜的《悖拏儿舞》生动的描绘了《凉州》乐舞:“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悖拏儿。”这种托碗而舞的形式正是来自西域少数民族。


盘子舞属于女性抒情舞蹈,动作婀娜多姿,优美动人。解放前,盘子舞除了在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中表演外,更多的表演场合是在饭馆和茶馆里。表演者头上顶碗,双手各拿一个小盘子和筷子,随着音乐的节拍,用筷子敲击盘子,随之起舞。在此基础上民间艺人逐渐又有了新的发展,并带有杂技的色彩,其技巧难度更大。在这期间,有个别的男性民间艺人也表演盘子舞。舞蹈时除手上击打盘子外,            


有的在头上顶的碗里倒上茶水,有的则是嘴里叼着勺把,用此击打头上的碗,还有的头上顶一维吾尔族式茶壶,壶上放两三个碗。巴依、伯克等达官显贵们,为了他们饭余酒后消遣,还迫使美貌的女艺人在桌上跳盘子舞,供他们寻欢作乐。解放后,盘子舞从剥削阶级的手中解放出来,深受欺侮的民间艺人也获得了新生,从此盘子舞在文艺舞台上蓬勃发展,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之一。

近年来受不同艺术家的演绎,顶碗盘子舞成为优美典雅、沉稳细腻的表演性艺术舞蹈。现代舞台上表演的盘子舞中,有些女子群舞头上已不顶东西,加强了动作步伐和姿态的变化。女子独舞中,任然是头顶数碗,但无论是舞姿和技巧都有了新的发展。

盘子舞的特点


盘子舞要在顶碗和打击盘子的同时跳各种动作,特点是比较稳健、柔软、细腻,姿态性较强,富于抒发内在的感情。盘子舞多用赛乃姆的基本步法,如“三步一抬”、“前点后步”、“垫步”、“斜后点步”、“开关步”、“踏步半蹲”、“云步”、“梭子步”等。手的姿态有两臂平伸、一手在头上一手在胸前或一手在体旁一手在胸前。子舞的基本动作有:云步遮羞手、两慢三快步平开手、靠腕点步转、斜后点步击盘、垫步摆手击盘、垫步托按掌击盘、后退靠点步击盘、云步击盘、踏步半蹲击盘、梭子步上举击盘、双手击盘移颈等。


在库车一带,还有一种在桌子上表演的独特形式。舞者在直径约60厘米、高约20厘米的六腿圆桌上起舞,其动作更为精巧细致,民间俗称“桌子舞”。